注册 \ 登录 2025年04月19日
会员中心 > 艺术研讨
精细刻画中的丰厚意蕴——评徐光弟的乡土写实油画创作
文章来源:搜狐 2018.12.26 谢荣昌
分享到:

       经过80年代初期兴起的“文化反思热”之后,徐光弟开始把自己的创作重心转移到凉山彝族的乡土风情。凉山成了他的生活基地,他的足迹遍布那里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彝族情节激发了他丰富的灵感与饱满的热情,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一幅又一幅描绘彝乡生活的油画新作,不断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并且频频入选全国美展,多次荣获各种奖项,丰硕的创作成果使他成为引人注目的乡土写实画家。

        如果把徐光弟的作品与许多乡土写实作品比较,清晰的看到他鲜明的艺术个性与独特的审美追求。许多乡土写实油画,仅仅停留在对客观及物的逼真描摹上,这类作品除了给人酷似实物的印象外,不能再给人更多的感受了。而艺术创作一旦成为生活的简单复制或单纯技巧的追求,其审美价值与认识功能也必然受到极大的削弱,因此使客观物象包含较为深厚的精神内涵,作品才可能具有更多的文化品位。然而,要把精神的东西表现在具象的艺术语言中又绝非易事,这对画家的思想水平与艺术修养甚至个人气质、秉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点,徐光弟的作品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徐光弟不停留在再现客观物的浅表层次上,而是透过逼真的描绘,力图揭示创作物件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深入展现其中包含的真善美,并把自己的主观感情渗透到物件之中,使人物形象的刻画与艺术细节的处理,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多样化的形式美,从而焕发出一般写实手段所无法造就的蓬勃生机与强劲活力,因此,作品绝非简单的照片翻版或孤立的风俗展示,而是具有深邃精神内涵与文化意蕴的艺术作品。

       作品《伞外的世界》初看似乎只是表现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两个彝族姐弟坐在一堵镶嵌瓷砖的墙壁下休息,姐姐手中撑开的浅黄色布伞,罩住了他俩的头顶,他们在伞的阴影下窥视着周围客观的世界。当我们仔细品味时,便发现其中深含的寓意,伞外的世界是一个富于象征意味、具有时代特征的环境,把两个长期生活在闭塞山乡的孩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必然引起人物的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反差。从两个孩子对周围一切感到陌生、新奇甚至有些疑虑的表情上,巧妙的反映出充满无限魅力的外部世界,对两颗稚嫩的童心产生何等巨大的诱惑力。而他们身边对周围世界无动于衷的家犬,与小主人的精神状态又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烘托画面的主题,增强了表现力。徐光弟的许多作品都竭力透过画面有限的物象,激发观众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给观者开拓更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观者更多回味余地。

       徐光弟不是一个单凭艺术直觉进行创作的画家,他习惯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社会发展变化,把对客观及物的观察提升到理性层面,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发现题材与提炼主题。捕捉彝乡生活中的新变化,提示彝胞的新风貌,自然成为他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具有乐观开朗的情调与积极向上的力量,没有使人压抑的阴暗与令人难懂的晦涩。

       徐光弟从现实的变革与彝胞的民族性格中看到了希望和力量,因此,表现彝族同胞的生存与艰辛,以及他们在艰辛中显示的顽强生命力与奋进不息的精神,就成为徐光弟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彝家小院》风趣的描绘满脸稚气的彝族小姑娘,她把书放在地上,抬头高声背诵课文;《大凉山的父与子》描绘一个少年在父亲的关注下,以土箕为课桌,全神贯注的完成作业。画家在对这两个孩子独具个性的神态描绘中,表达了对彝家新一代奋进精神热烈的赞美与深情的祝福,我们也从中感悟到彝家新一代一定会创造出比父辈更美好的前程。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打工的男人上路了》,是90年代初最早表现外出打工题材的作品之一,作品从一个侧面巧妙地体现改革开放给古老彝寨封闭的生活带来的冲击。占据画面中央的是一位彝族少妇和她的两个孩子,他们正在目送已走出画面远去的男人。画家相当真实深刻地表现女主人内心复杂的感情,既为丈夫的外出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又对丈夫寄托了无限希望,画家以简洁的构图和精炼的绘画语言,集中笔力于人物刻画,其目的不在于叙事而在抒情,透过离别的感情焦点,折射出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徐光弟是一个对艺术有执着追求的画家,一个坚持不懈地探索自己独特创作手法,勤奋刻苦的追求理想的艺术境界,很少有左顾右盼或徘徊不定的时候,更没有各种困扰、投机取巧的复杂心态,这正是做为有独立品格的画家的可贵之处,也是他能持续向前,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因。

       最近有幸看到徐光弟近来创作的一批新作,《青苹果》表现新一代彝族少女的精神面貌,画面中蹲着一位接近成年的姑娘,背景的逆光使她的头发与双肩格外明亮,她的表情与衣着告诉人们,这是一位过早承担起生活重担的少女,她与画家以前笔下的同类形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是彝族新一代富有个性的表象。

       徐光弟近年来除了继续执着于彝族风情外,也开始扩大创作领域,先后创作了一批其他题材的油画作品,比如《菁菁的家》、《家园》、《天山驼铃声》、《少女赶着一群羊》、《眺望大西北》、《红云》等,在这些作品中除了保持固有的艺术特点外,也进行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这表示徐光弟已跨入另一个新的创作阶段而我们更是热切地企盼着他的新作问世。

原载于台湾《艺术家》2006年一月总368期

4
开放时间:
星期二 - 星期日 9:00 ~ 20:00
19:00观众停止入场,19:30观众退场,20:00闭馆。
项目单位:
四川美术馆
合作单位:
成都全景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展馆地址:成都市人民西路6号
电话:(028)86636199
邮箱:scmxyqxx@163.com
[后台管理入口]
[自助布展系统管理入口]
Copyright 2017-2019
蜀ICP备:150128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