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2024年05月17日
会员中心 > 艺术研讨
景中有情风留痕——观封明清的风景画近作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2014-05-15 吴永强
分享到:

  在激情与风景交汇之处,封明清进一步向我们证实了艺术家的凝视之不同于其他观看的理由。那是以具体的物质感显现出来的。如果不考虑物质的分量,我们简直无法谈论他的色彩;同样,如果不考虑运动和速度,我们也无法形容出在其画面中不断生成的物质的活性。

2014051509250574980.jpg

  封明清


  像素艺术空间为封明清举办画展,嘱我写一点东西,虽然曾经早已写过,但我还是欣然答应,因为封明清的画总是会给我带来感动。这些年来我看过的画也不算少了,可是真能情动于中的作品并不多,而封明清的画就是其中之一。走近他的作品,我们会有如风扑面的感觉,有时凛冽萧索,有时氤氲弥漫,有时落叶纷飞,有时卷起狂涛巨澜……原来,大自然在艺术家心中激起了回响,唤醒了风动,一头流进画面,一头吹向我们。当风一般的旋律触碰心扉时,再想起唐飚先生为这次画展的命名,我就实在觉得与他心有戚戚焉了。

  的确,当我站到封明清的作品面前时,就会奇异地感到,它们好像捕捉了风的痕迹,或者光移影动,或者雪雾弥漫,或者飞沙走石。这风,来自大自然,也来自心灵。那是有情感的风,是一副热爱大自然的身心在把自己放归山间原野时所沐浴到的风,浑身上下充满了自由的欢快。这风有色彩,有声音,有温度,有质感,它映照着昼夜的阴晴、日出日落时的霞光;它吹奏着万物的笙箫,传递了天地震怒时的咆哮,以及春的萌动、秋的萧瑟和冬天的寒意;它展露了事物的肌理,表征着手对心的默契;这风,有着生命的呼吸,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回荡着大地上生灵的脉动。在它的吹送下,我们分享到无言的沉思,见证了短暂的生命在无常世界中瞥见的瞬间和看不见的永恒……靠近这些画面,我们就嗅到了风的气息,然而在看见风的色彩,听到风的声音,感到风的温度和触摸到风的质感时,我们实际上正在受到其情感的威逼,从它那物我同一的浑厚中,觉察到它的沉思。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艺术界开始有了一个时髦的词语叫做“学术”,好像不参加一场艰难的学术活动,我们就没有资格被允许看懂作品,其结果是,展览变成了开会,艺术欣赏变成了听人发言。与此同时,艺术作品呆在一旁,百无聊赖,听任喋喋不休的“学术”把自己推向寂寞。当艺术浑身变成了学术,就总是倾向于给大家布置作业,其趣味荡然无存,其感性力量奄奄一息。既然创作已经无趣,观赏就更成为一门深奥的功课了。然而,在封明清的作品面前,我们却再次受到感性力量的冲击,无论是被温柔轻抚,还是被缠绵裹住,无论是被席卷而去,还是被彻底吞没,勿需思索,不假“学术”,我们便受到了风的吹拂,捕捉到风的幻影,聆听到风中传送的婉转的心曲。

  艺术家先要感动自己,再能感动观众。这是我在看封明清的作品时被再度引起的猜想。其实,艺术的生存之道就在于此,本来不需要猜想,只不过恰恰在这一点上,如今太多的作品令人迷茫。封明清的作品却是艺术家在大自然中触景生情的产物,它们给予观者的感动,实足以让人相信,艺术家先感动了自己。数十年来,封明清不断地描绘他游于斯钓于斯的川西高原,他的触景生情并不来自于对异域风光的陌生体验,而是来自于他所熟悉的环境,带着生活的温度和质感。走入这个展厅,我们就走进了一道门户,得以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走向自然的森林,走向群山,走向雪原……在高原深处,我们将看到蓝天下的藏寨、阳光中的经幡以及风雪中的牛羊……这些景象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瑰伟的奇观,歌咏了生命的耐力和生存的强悍。在这样被引向高原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放弃了自己作为异乡人的身份,任凭感同身受来取代我们有备而来的对“他者”的观看。这时,一种更深沉的凝视,在画中的情境与“我”之间建立起来,它得之于分享而不再仅仅是观看。在这种无我的凝视中,猎奇的目光、廉价的赞美统统变为碎片,然后随风而逝,泯灭了行迹。可是与此同时,我们却惊异于自己所看到的奇观。原来,封明清用了饱含深情的色彩,传递了他与高原大自然发生关系的状态,就像一位热恋中的情人,并不因为与其伴侣耳磨厮鬓而对她发生厌倦,或者更像孩子的父母,总是能从自己孩子平凡的模样和举止中发现他的非凡。借助艺术家充满诉说的色彩,顺着他由于聆听心的召唤而挥运的手势,在其所到之处,我们受到他心中那份情绪的感染,果然,当我们放眼望去,便再也见不到平凡。

  封明清不断从身边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中看到奇观,然后把它们呈现到观者眼前,使他们目睹奇迹。正如我们已经理解到的,这首先得之于他对高原、对大自然的爱,因为对他来说,高原并非旅游者的目的地,并非在放五一、国庆大假时才偶尔到此一游的风景区;在他那里,高原是生活,是经历,是成长,是悲欢离合,是父辈的老去和孩子的降生,是爱情,是誓言,是白头偕老和忠贞不渝……所以,高原也并非他拍照的地方,并非一个图像的世界,他也从来不会把照片摆在画布之前。在不画照片就好像画不出“学术”的时代,封明清却不愿为迁就“学术”而委屈了艺术,他没有一件作品不是写生的产物,因为他相信这里存在着艺术与自然的本源关系。然而,他的写生又比那些远道而来者的写生多了一层内涵,不仅写照了生动的自然,还带入了生命的体验。这样,我们就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在他的作品面前,我们很容易受到真情的感染,就像有风乍起时,任凭如何修炼,我们都难以骗过自己的肌肤一般。

  看封明清的作品,我常会觉得,也许对高原风物,很少有人比他更熟悉的了,但也正因为熟悉,他才创造了陌生。其他生活在高原的人们并不只是把高原当成他们生存的物质环境,高原也同样是他们的精神环境,更不必说这里还有虔信自然宗教的教徒。可是,在与高原的精神联系中,作为艺术家的封明清,却多了一种观看方式,那就是艺术的凝视。虽然这种凝视并不必然导致大自然表面视像的隐退,不过在封明清这里,自然事物的表象的确退到了激情的背后,这样,在他的画面跟前,我们就首先感觉到激情的旋风,然后再看到正在被激情瓦解的风景。

  在激情与风景交汇之处,封明清进一步向我们证实了艺术家的凝视之不同于其他观看的理由。那是以具体的物质感显现出来的。如果不考虑物质的分量,我们简直无法谈论他的色彩;同样,如果不考虑运动和速度,我们也无法形容出在其画面中不断生成的物质的活性。人们一望便知,越到近期,封明清的作品就越靠气势撼人,但这种气势并不来自某个单一的因素,而是得源于物质感、运动感和速度感所混成的和声,并依靠物质和运动的张力而连续发生,前者指向颜料和画布,后者指向笔法和刀法。尤其是他的刀法,纵横捭阖,气脉连贯,带着书写般的流畅、决堤般的冲力,在画布上翻滚、搅拌,消解了颜料和画布的物质惰性,将它们点化成富有活力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色彩关系、视觉的力动关系,并非以一种完成的状态显现出来,它们以发生的状态,留下了风一般的轨迹。在这种轨迹中,外在的自然,朝着激情的风景,正在变化而去。


5
开放时间:
星期二 - 星期日 9:00 ~ 20:00
19:00观众停止入场,19:30观众退场,20:00闭馆。
项目单位:
四川美术馆
合作单位:
成都全景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展馆地址:成都市人民西路6号
电话:(028)86636199
邮箱:scmxyqxx@163.com
[后台管理入口]
[自助布展系统管理入口]
Copyright 2017-2019
蜀ICP备:150128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