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2025年04月12日
会员中心 > 艺术研讨
【巴蜀画派·名家】王申勇:细描入微 渲染有序 干湿得当
文章来源:巴蜀画派集团 2019-6-17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90707190555.jpg

      王申勇(生勈),1971年生于成都,1997年至199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省诗书画院(省画院)专职画家 ,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课程导师。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曾获省、国际、全国美术类大展金奖六次,银奖四次,铜奖两次,优秀奖两次。

承载着人性的生灵

——王申勇的花鸟画

文/ 邵大箴

      王申勇是中国传统走兽画派中的后起之秀,他以绘黑白二色熊猫为题材的作品首先进入人们的视界,随后在当代工笔花鸟领域又有所拓展,开辟了自己特别的天地。王申勇笔下的虎、马、牛和猴,在寻常意义上的视觉效果无疑是精致动人的,神形兼备,令人喜爱。进一步说,一方面,王申勇努力使作品中的生灵承载人性,以其文化内涵代替无病呻吟、柔弱浮浅的描绘;另一方面,他的作品逐渐远离一些传统花鸟画的格局程式,用严谨静雅消解粗犷、豪放,因而呈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怀和特有的生命意识,同时保持着应有的绘画性。

      从王申勇花鸟画的笔触可以看出他多年潜心学习传统和刻苦锤炼工笔功力艺能的结果,但传统工笔技法和表现法式在他的笔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他的作品也如传统工笔那样注重线的勾勒,但是仔细审视便会发现,他更多地运用了块面式的渲染,线在其中已只是若有若无的辅助形而不是造型的主角,这一点在他的《茶马古道》,《等待》,《藏獒》等作品中可以看得很明显。他创作的十二生肖图,在真切具体的形态中表现意境,经历了由外至内、因物动情,进而由内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酝酿过程,所呈现的是天趣与人的精神。

      在精神内涵上,王申勇的工笔花鸟画崇尚意境和情趣,追求主观精神的表达和体现,将古朴染上了清新,让孤寂透露出生机、性情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因此,他的作品大多是“笔工而意写”。他不满足“应物象形”,而是经过主观能动的观察与写生,经过艺术的再创作,追求传神写照,追求气韵生动。看他画的马,有宋人那种宁静、沉稳和雅致,具有内省精神的特质,又吸取了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西画焦点透视法,以油画的方法注重于表现马匹的解剖结构、体积感和皮毛的质感,使马匹形象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立体。他笔下的猴,形态各异,眼中满是好奇、惊疑,神情既新奇又耐人寻味;他画的牛羊、鸡鸭、鸟雀等动物也不乏特色,有意趣,有情思。笔墨和色彩的节奏包含着饱满的情绪;那些使人感到温暖的画面使我们体验到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爱。

      王申勇为美术院校教学而编著的《工笔走兽画》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为此书配备了大量动物速写以及动物骨骼肌肉的解剖学图谱,足见他多年所下的苦功。同时王申勇掌握了一套堪称传承古今的工笔动物画新技法,用十二字概言之:细描入微、渲染有序、干湿得当。他一方面从事绘画实践,一方面做些理论性研究,这在年轻的画家中也是并不多见的。祝他在中国花鸟画领域的艺术路子越走越宽阔。

延伸阅读:

王申勇:运斤成风

文/ 陈 荣

      中国当代工笔画坛,王申勇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其工笔走兽作品享誉画坛,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取材广泛,走兽、家禽与传统题材均有涉足。其过人之处在于对动物结构的熟悉、动态神情的把握和笔墨色彩的表现。他的艺术唯美细腻,蕴含丰富的情感,精湛的技巧,深刻的寓意。

      就技法而言,他远溯汉魏,取法唐宋,近追刘氏父子(刘奎龄、刘继卣)。追求写真传情,写意传神,形神兼备,意蕴横生的艺术效果。他的笔法古拙,刚劲有力,墨韵丰厚,气势磅礴。作品风格清新,俊朗明秀,个性鲜明。他以线与体块作为依托,广泛地吸收了宋画的写真和表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作品充分地展示出中国画的水墨精神。工写相兼的同时,工,细到极致;写,蕴含精神。

      在表现技巧上,他将动物撕毛法与工笔晕染法相结合,背景运用泼墨泼彩法,使画面充满张力和厚重感的同时,蕴幻出奔腾不息的时代气息,大气而奔放。站在其画前欣赏大熊猫,仿佛穿越几千年的时空,回到那远古而苍茫的大地,静静地聆听大地的吟唱,感怀文明久远,体悟生命演变。作品《远古呼唤》四周呈墨色基调的环境中映衬出一家三口的生活状态,坐立的熊猫张开嘴,仿佛在回应着亦或是在呼唤着,依稀让人们感受到了从古至今生命的演变,令人印象极深。

      对神情的特别关照是王申勇走兽画的特征。“传神写照,正在阿睹”。王申勇的动物画,特别强调对神情的刻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递情感的重要通道,《世博熊猫》系列作品中,他对熊猫眼睛的刻画,厚重而通透,巧妙而生动,其憨态可掬之状尽显笔端,生动而鲜活地跃然纸上。同样体现于作品《远瞩》中的猴子,《月光下》饥饿的狼群,《心愿》《跃跃欲试》中的小老鼠等,画家通过对这些动物眼神的描绘,传递出生命的蓬勃活力。他的作品将中国水墨画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摒弃了写真的表象追求,以形写神,充分表现作品的意境和情趣,遂使得其作品深遽厚重、墨韵丰富、华美潇洒、生动传神。他曾说:“中国传统的工笔画不是人们所说的具象写实画,其骨髓里还应该是意象绘画。它所传递的信息是精神层面的,所以传神写照对神韵、意境的描绘才应该是画家真正所要表达的内容。”

      王申勇是性情中人,能把所有的情感完全投入到作品之中。作品透露出的情怀是充满关爱的,无论《踱步》《嬉戏》中的熊猫,《饮春风》《清月天》中的水牛,《期待》中的藏獒,还是《欢颜》《猴雀图》中的猴子,作品中的动物都融入了人性的关爱。同时他是一个讴歌生命,热爱生活的唯美主义者,他赋予笔下的动物以强烈的思想和感情。他说:“记得在美院时一个冬天的清晨,我发现门口趴着一只奄奄一息的狼狗,我喂完后便去上课,下课后它竟然在校门口等我,我很受感动,就决定收养它。我创作的《忆秋》便是以它为原型来表达我的思乡之情。外地求学的艰苦使我时常想家,想起儿时生活场景,想起妈妈的针线筐,想念亲人。 ”正是这份真情流露,才使得积蓄的能量彻底爆发,创作思路无限扩张,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所谓“诗必穷而后工”,正是因为经历的坎坷,造成了艺术家内心奔突的情感,从而形成了作品强烈的感染力。王申勇也不例外,在中国美院学习期间是他最为艰苦的阶段,生活在农村的父母没钱供他求学,他只能忍痛割爱卖一两幅画维持生计。西湖的八月非常炎热,几平方的房子,酷热难耐,彻夜难眠。而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

      作品《幽谷》中,红色的基调在墨色的环境下显得格外耀眼,几只豹子透露出疑感惊恐的眼神,那种与命运抗争的情绪紧紧萦绕在心头,传递给人们一种紧张的情绪。危机四伏,生存空间的毁灭,充盈于画面当中。这就是当时身处困境与无助中的画家心态的真实写照。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许多作品会带给你评然心动的感觉,亦如我们站在蒙克的《呐喊》、梵·高的《向日葵》面前,无法不为之动容。

      王申勇深深扎根生活、善于观察自然,他笔下的熊猫以其清新、俊朗而生动的画风,令人耳目一新。正如丟勒所说:“艺术牢固地扎根在自然中。只有占有自然的人,才能向自然学到东西……艺术作品越是紧紧扎根在生活中,就越是优秀,这样的作品是真实的。”熊猫这一古老动物种类的题材,自古少有画家涉猎,近现代也多以水墨画为主,工笔画熊猫技法、意境能到如此精妙之境地者实属不多。他的《熊猫》系列作品多次获金奖,并得到极髙的评价,不仅仅是因为其令人叹服的高超技艺,而更多的还得益于作品所传递出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精神内涵。如今堪称人类历史活化石的大熊猫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困境,王申勇用他的画笔画出了人们“关爱环境、珍惜动物、呵护家园”的心声。他笔下的熊猫已超越了其自然属性,其意境中的人文关怀带给我们久远的思考。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楚墓帛画到魏晋南北朝的人物画、走兽画,从唐朝工笔盛行到宋代臻于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然而,工笔画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文人水墨画的兴起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画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自此,中国绘画以文人画的价值标准与判断改变着绘画的风格与样式,最终分离出“文人画”和“画家画”的界线。文人画一统画坛,斥责工笔画为“工匠之画”。而崇尚逸气为高之文人雅士,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逸笔草草的追求,致使中国工笔画逐渐走向衰落。解放后一大批老一辈艺术家用数十年乃至一生的精力对中国工笔画进行改革、探索和创新。高等艺术院校的工笔画教学促进了工笔画的发展,并呈现出早期蓬勃的生命力。王申勇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脱颖而出的优秀画家,他的工笔走兽艺术对中国高校的工笔走兽画科的教学贡献巨大,影响深远。正如孙克先生所述:“从20世纪80年代冯大中画虎到今天以青年画家王申勇画熊猫为代表,走兽画科出人才出作品,堪称千古一时之盛……王申勇善于把握细部染和整体感觉的协调关系,在具象的细微追求中很好地保持了传统审美的笔墨线型意识,从而在描绘动物时达到惟妙惟肖的高度。”

      夫画者,一曰气韵,二曰用笔。气韵生动者,其画作意蕴悠远,寄情于景,引人入胜。用笔高妙者,其画作精美细微,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王申勇的作品正是这样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190707190605.jpg

微信图片_20190707190608.jpg

微信图片_20190707190611.jpg

《和乐图》153x87cm 绢本2015年.JPEG

《和乐图》153x87cm 绢本2015年

《风和日丽》153x87cm 绢本2015年.JPEG

《风和日丽》153x87cm 绢本2015年

《和平图》210x148cm 绢本 2013年.jpg

《和平图》210x148cm 绢本 2013年

《耳语》 150x88cm 2013年.JPEG

《耳语》 150x88cm 2013年

《迷》 217cm x 140cm 绢本 2014年.jpg

《迷》 217cm x 140cm 绢本 2014年

《母子图》 85cm x 50cm 绢本 2011年.JPEG

《母子图》 85cm x 50cm 绢本 2011年

《卫士》 89cm x 75cm 绢本 2011年.JPEG

《卫士》 89cm x 75cm 绢本 2011年

《吉祥》86x86cm 工笔 2011年 绢本.JPEG

《吉祥》86x86cm 工笔 2011年 绢本

《大漠深处》 232cm x 165cm 绢本 2009年.JPEG

《大漠深处》 232cm x 165cm 绢本 2009年

《戈壁》215cm x 140cm 绢本2003年.JPEG

《戈壁》215cm x 140cm 绢本2003年

《幽谷》240cm x 160cm 纸本1999年.JPEG

《幽谷》240cm x 160cm 纸本1999年

《子夜》140X280cm纸本1999年.JPEG

《子夜》140X280cm纸本1999年

《相依》150x83cm 2013年.JPEG

《相依》150x83cm 2013年

《缓慢时光》126x44cm 2015年绢本.JPEG

《缓慢时光》126x44cm 2015年绢本

《合家亲》 110x80cm.jpg

《合家亲》 110x80cm

《纳凉图》 88x51cm.jpg

《纳凉图》 88x51cm

《忆秋》 219x157cm 1999年.jpg

《忆秋》 219x157cm

《团团圆圆盼盼》 216x138cm 2009年.jpg

《团团圆圆盼盼》 216x138cm

参展获奖情况:

1998年 《那一年秋》获“第四届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展”金奖;(浙江省美协、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协会)

1999年 《忆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四川省展银奖;(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四川省美协)

1999年 《月夜》 获“中国美协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铜奖;(中国美协)

1999年 《觅 1》获“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展”金奖;(美国世界艺术中心、美国中国艺术中心)

1999年 《忆秋2》获“第二届全国花鸟画展”优秀奖;(中国美协)

2000年 《觅2》 获“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金奖; (中国美协)

2000年 《大熊猫》 获“中华魂全国中国画、书法大展五百家”金奖;(中国文联办公厅、广州市委宣传部)

2000年 《幽谷》获“第二届浙江省中青年花鸟画展”银奖; (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协会)

2000年 《熊猫》 获“亚享杯全国绘画、书法精品展”银奖;(中国美协)

2000年 《娇子》 获“欧洲国际东方美术大展”铜奖;(荷兰教育基金会)

2002年 《熊猫》 获“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金奖;(中国美协)

2003年 获“第四届巴蜀文艺奖”;(四川省文联)

2004年 《大熊猫》 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

2006年 获 “第五届巴蜀文艺奖”(四川省文联)

2008年 参加巴黎大皇宫法国独立沙龙展 (法国巴黎)

2009年《团团圆圆盼盼》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四川省中国画展” 金奖;(四川省委宣部、四川省文化厅、省画院)

2013年 获 “四川省文华奖作品展” 二等奖;(四川省政府、四川省文化厅)

2010 年 参加“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邀请展”;(北京) 

2010年 参加“写意精神兴安画派古今中国画创作高峰论坛暨学术邀请展”;(安徽)

2011年 参加2011年“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安徽)

2011年 举办王申勇个人作品展 ;(四川博物院)

2012年 参加“迎伦敦奥运会美术作品邀请展”;(北京)

2012年 参加英国“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展邀请展”;(英国伦敦)

2012年 参加2012福建中国工笔画双年展;

2012年 参加2012年“巴黎大皇宫法国独立沙龙展”;(法国巴黎)

2012年 参加韩国2012年中、韩美术交流邀请展;(韩国) 

2012年 参加安徽“时代精彩中国工笔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安徽)

2013年参加“安徽新安画派论坛及学术邀请展”;(安徽) 

2013年参加现代工笔画院西双版纳采风及特邀作品展;(北京)

2014年 参加“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邀请展”;(北京) 

2014年 参加“艺术中国—中国画走进联合国作品邀请展”;(维也纳联合国总部)

2014年 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建院30年创作成果展;(中国美术馆)

2014 年参加厦门中国工笔画双年展邀请展;(厦门美术馆)

2014年 参加“徽州皖韵—中国著名画家徽州大型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2014年 参加“工徽当代—中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安徽) 

2016年 参加“花之魂—全国花鸟邀请展(巡展)”;(广州、重庆) 

2016年 参加“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巡展”;(山东) 

2016年 参加“厦门中国工笔画双年展邀请展”;(厦门美术馆)

2017年参加“全球水墨画大展”;(香港) 

2017年 参加“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贯彻十九大精神暨庆祝中国工笔画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名家学术邀请展”;(北京)

2017年 参加“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作品展” ;(辽宁)

2017年 参加“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璀璨天工 艺术大家作品展”;(香港) 

出版著作:

《中国美术院校教材—工笔走兽画》

《新工笔动物画》

《工笔动物画新技法》

《工笔猫狗技法》

《美术教学示范作品—工笔走兽画法》

《工笔—名家画羊新技法--三人集》

《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王申勇》

《当代中国画名家画犬—方楚雄、王申勇》

《王申勇工笔动物画新作》

《当代实力派画家—王申勇作品专集》

《红旗书画60家—王申勇专集》

《当代工笔画唯美新势力--王申勇精品集》

《当代画坛.名家经典作品集-王申勇》

《2011法兰克福书展系列丛书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王申勇》

《中国美术家大系-王申勇卷》

《画院派精英-王申勇作品》

《王申勇工笔画作品集》

《中国艺术名师画集——美院讲堂.工笔走兽卷》

《四川省诗书画院书画作品选——王申勇作品集》

《现代工笔动物画法—美术教学示范做品》

《中国画坛70一代—王申勇》


(END)

3
开放时间:
星期二 - 星期日 9:00 ~ 20:00
19:00观众停止入场,19:30观众退场,20:00闭馆。
项目单位:
四川美术馆
合作单位:
成都全景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展馆地址:成都市人民西路6号
电话:(028)86636199
邮箱:scmxyqxx@163.com
[后台管理入口]
[自助布展系统管理入口]
Copyright 2017-2019
蜀ICP备:150128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