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长经历
我最近画了一幅画,名字叫:不觉已是白发翁。画面中所呈现的是自己在照镜子,满头白发,让自己非常惊讶,感觉时光如梭,人间沧桑。回想这几十年来学画的过程,不免感慨万千……
我于1963年阴历10月初三子时出生在湖南的永兴县。那是一个非常古老且漂亮美丽的地方。记得当时的永兴县城,古建筑成群,青石板铺路,城边有一条宽宽的大河,名叫“便江”。县城顺河而建缠联数里,我就在那里渡过了非常快乐的童年时光。
父亲在外当兵,母亲在县邮电局工作,外公、外婆在家帮工,我有三个舅舅,他们都喜欢字画。其中我的大舅舅贺光红画毛主席像画得非常好,也写得一手好毛体。小舅舅贺光玲喜欢画漫画,尤其喜欢画当时受批判对像的人的漫画。二舅舅贺介乃喜欢连环画。他收藏了许多册六十四开本的小人书。我的学画画的启萌就是从五、六岁时开始的。
记得五、六岁时曾经看过一本连环画,名字叫《戚继光抗倭寇》。里面有一句话至今仍让我不能忘怀。画中画着戚继光摆开了大队人马骑在高头大马上,下面的文字写道:“戚继光的阵势是那样的威风,好生了得,好不威风!”
我当时不知道“好生了得,好不威风”是什么意思,于是请教小舅舅,小舅舅告诉我说是威风得不得了的意思。当天晚上,我就用纸把这张画摹了下来。这可能就是我的第一张学画作业吧,在上小学时,正好遇到文化大革命后期。那时候上学,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老师上课也不像以前那么认真,因为他们动不动就被叫出课堂挨斗。同学们都各干自己的事。我就找了一些小人书,照着小人书里的画临摹。从五.六岁上小学起,我临摹了大批的连环画。
1969年,随着父母亲工作的迁移,我们全家来到了郴州市。当时父亲从部队转业,负责组建一个工厂。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组建工作的干部们及家属都住在用泥巴垒成的房子里面,他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在其中,除了从军队复员的老红军以及老工人外,还有一些知识分子。我们家的隔壁就住着一位从湖北艺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他的名字叫邱耀秋。邱老师是一个天性非常乐观的人,虽然自己随爱人黄妙雄被下放到基层煅炼,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每天完成了组织上安排的劳动任务以外,就是画画、唱歌、拉琴。1970年夏天的一个中午,邱老师抱着他的孩子邱炯到我们家玩,看到我画的连环画(那都是我当时自己临摹的),他非常高兴,连连夸奖我说:画的好画的好,以后有出息。还对我妈妈说:“以后就让我跟着他学画画”。我听了以后,高兴得不得了,记得那天是连蹦带跳地走在去上学的路上的。当天晚上,邱老师拿来了毛笔、颜料和纸张,还有一本工农兵画册。那时候,印刷品非常少。那本工农兵画册里有很多插图、连环画以及素描、色彩画,大多是画的工农兵形象,也有革命情节的连环画。邱老师给我布置了很多作业,要求我每周完成作业,交到他家中,他给我指导。从那时起,我就正式进入了正规学习。
邱老师要求非常严格,毎次看作业时都一丝不拘,这也给我留下了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1978年,我十五岁,邱老师送了两本他自藏的书给我《徐悲鸿》《罗丹艺术论》。看完后我非常感动,心潮澎湃得难以自巳,在日记中写道:一定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一定要做个杰出的艺术家和大学教授。
高考恢复以后,我们知道了能够考上大学了。我的唯一志向就是成为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1978年春,第一次高考我就报名参加了。记得那一天,自己背了非常大的一块五厘板去考场,那块板子跟我自己的身高差不多,老师不让进考场,在我再三请求下,才终于进到了考场。当然,那一年是肯定没考上。
于是我开始了更为正规的考学训练。那年,我十五岁。
二、青年时期
从79年开始,我和一些画友就锁定了美术学院的目标,进行了所谓的“正规”训练。因为当时的家庭环境都很差,所以谁都买不起石膏像,只能去街头、火车站、旅馆画速写和素描。我们当时都非常用功,在我们郴州市有几十个像我一般大小的孩子,他们都非常热爱绘画。我们自发组织了美术小组,在市文化馆的欧阳正武老师的教导下,开始了我们的基础训练。
那时候的美术氛围非常浓厚,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在一起学习。当时的生活也非常艰苦,但是我们信心百倍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探索。
1980年,我在邱老师的关心下,第一次在省级刋物《湘江文艺》杂志上发表了六幅人物画绣像,同年,我的作品入选了三省美术联展并获得了三等奖。
1981年我受湖南美术出版社委托,为该社创作连环画《打狗歼敌》并出版。
在我们这批同学中,涌现了许多日后大有成就者,如:远大中央空调总裁张跃先生,北京著名律师王良钢先生以及湖南三建集团苏智雄先生、广州湘莱文化集团董事长邓启龙先生等。一九八一年,我考上了湖南某个师范学院美术系。当时招生的数量很少,全省共招生二十名本科生。
进校以后,我加倍地努力学习,学习了素描、色彩等等课程。
但是在两个月以后,我逐渐发现,师范学院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大众化、普及化的教学模式,与我理想中的美术学院有很大区别。
在一次播放教学录像时,我知道了中央美术学院。我为中央美术学院老师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于是我在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考上中央美术学院。
在师院就读三个月以后,学院通知我:政审有问题。我顺手就递交了退学报告,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在艰苦的努力下,我终于办理了自动退学手续,重新回到了我的故乡。
这时我的压力也很大。当时国家规定,自动退学的学生两年之内不能参加高考。但是我试图以侥幸的心理去参加考试。从一九八二年开始,我连续三年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都因为文化成绩较差而未能如愿。一九八五年,我再次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我发现自己的分数又未能达到录取线,我当时压力非常大,仿佛看不到希望。
恰在我准备第二年再考之时,我收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的两封信,信中告诉我,我的专业成绩非常好,希望我能报考他们学校。我也收到了浙江美院顾生岳、黄发榜老师的一封信,他劝我到浙江美院去学习。这让我非常非常感动,作为一个普通考生,能得到二位德高望重大教授的赏识真让我激动不已。正在我举棋不定的时候,我同时收到两封录取通知书。事后才知道,我当年的专业成绩是这两所学院国画系的第一名。在综合比较后,我最后选择了去中央美术学院学习。
回想这段艰难日子,我衷心地感谢我的父母;弟弟;妹妹及亲人们给予我从精神到物质的鼓励和支持,也感谢与我一起奋斗的画友们。
一九八五年九月,我来到了位于王府井的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当时诸位大家都还健在。有我心目中的巨匠蒋兆和、叶浅予以及李可染;李苦禅等大师们。
昔日的梦想能化作现实,让我倍觉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大学四年中,我受到了很多先生们的眷顾,也深深体会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即严谨又宽松的学术氛围。那时候的先生们,对于自己的学生非常钟爱。我记得当时我进校时,整个中国画系只有十几个学生,老师就有四十人之多。老师们对我们付出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当时的先生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仍经常到教室指导学生。在进入学校一年以后,我们被分到各个工作室。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改革由来已久。其中,国画系在教学格局业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中国画系开设了水墨人物工作室,工笔人物工作室,山水工作室,花鸟工作室。我自愿报名到了水墨人物工作室就学。当时的老师们对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艰辛劳动。
卢沉先生、姚有多先生以及周思聪,李少文先生、韩国臻、谢志高、陈谋、蒋采频先生郭怡综,张立辰先生,许继庄,黄均、沈鹏、石齐、王镛、诸先生以及赵宁安、田黎明,宋小明、陈平老师等这些全国最具盛名的画家和教育家为我们授课。李可染、叶浅予先生也经常到系里来为我们看画并予以指导。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四年学习,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个是如何治学,另一个是如何开拓自己的创作思路。这两条一直影响到如今。
在中央美院的四年中我共获得:全院素描教学优秀奖二次,发表连环画、扦图两套、包括毕业创作在内共有十余件作品留校。-
三、而立之年
我在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当时的主管全院教学的副院长是杨之光先生。他非常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国画系的整体情况以国画系的现状分析。我也很乐意在大师们、在长辈们的教导之下努力工作。
在广州不觉一呆就是十二年。在广州的日子里,我体会到商品的诱惑对于当时的画家起到多么大的刺激作用。我逐渐开始厌倦这个城市。在我工作十年之后,我提出了留职停薪的请求。在得到批准后,我去了欧洲、非洲以及埃及等国,进行艺术考察和游学,于2000年回国。在广州12年我做了几件事:1、主创大型卡通图书《神脑聪仔》50册,该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宣部、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为海南航空公司、广东卫视等企业单位设计整体形象系统,为香港某公司绘制卡通图书两本,为湖北少儿社创作图书《古琴台的传.说》一套等。
四、不惑之年
回国以后,很多朋友向我发出了邀请。其中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徐贤文教授是我在中央美院学习时的同学(当时他是进修生)。他告诉我四川音乐学院成立了一个新的美术学院,它是未来四川艺术大学新增的学院,叫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贤文告之我马先生期望我能够来四川一唔。
当时北京、河北各有一所大学也邀请我前往工作。我在考察了那几所大学以后,最后来到了当时位于成都南郊牧马山的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会见了马一平先生。马先生对我的画予以高度赞扬,当场就愿意聘请我为美术学院的副教授(当时我的职称还是讲师)。后来我才知道当时该校正在内讧,急需要外人加入,以便维持。
我为美丽的成都所吸引,我当场决定一定要来成都。2001年8月28日,我第二次踏入了四川。当时的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一共只有不到六百学生,十几位老师。我来了之后,把满腔的热忱献给了这个学校。经常晚上带着学生们画习作,也经常和学生们谈自己的创作理念。
当时川音美术学院学术氛围非常热烈,同学和老师们水乳交融。大家都在憋着一股劲,就是想把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建成国内比较正规的美术院校。
在我来了以后,我也参与邀请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来校讲课指导。并北上拜访恩师靳尚谊先生,在我诚挚邀请之下靳先生终于在名誉院长聘书上签下了他的大名。事实证明,我的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川音美院的知名度,报考生源由原来的不足三千人猛增近万人。参予邀请的知名大家如:钱绍武先生、尹定邦先生、马提亚斯先生、福田繁雄先生等等也在学科建设和稳定当时飘摇动荡的美院起了关健作用。除此外,我积极地协助并开展学科建设(从原有的两个系,扩至九个系),并创办了《大艺术》院刊,在我到来的当年,便被委任为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第二年被推选为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我在参加四川省人事厅、教育厅高校职称评定工作中,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引起当时各高校的关注。2005年,我又升任为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兼科研处处长。同年,我被两所高校三万余名师生选为人大代表、次年,我又被选举为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艺术》杂志主编、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等职.2008年秋我被四川音乐学院任命为造型艺术学院院长。
在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工作的几年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团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学校一定要以学术活动为先头兵,以基础教育为根基,双轨并进才能把这个学校做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狭隘的地方保护意识,小利益帮派圈亦深恶痛绝。
2012年是我个人重大转折之年。
在这年里,,我受全国人大邀请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中国人物画《民族欢歌》,该作品宽17米、高3.5米。是迄今为止,被国家收藏的尺幅最大的人物画。接受邀请后,学院党委非常重视,给予了最佳条件配备,我亦开始了可谓是艰苦卓绝的工作。经过近十四个月的努力,数易其稿,终于在2013年6月13日将这幅被人民大会堂艺术专家们称其的:前无古人的鸿篇精美巨制!完满交付到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局长严沛等先生手上。当拿到严局长代表国家颁发给我的《民族欢歌》收藏证时我不觉双目潮湿,激动不已…,我完成了对历史和个人的挑战,承接了国家对于我个人艺术价值的认可,试问,做为一个为艺术而生的人岂有比这还值得荣耀和骄傲的吗?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科教频道从2013年4月开始一直跟踪拍摄我,最后杀青是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他们付出了艰辛智慧和劳动将汇聚在《艺术大家:贺丹晨》、《民族欢歌:老贺及他的团队》一百分钟的片子中,该片于2013年12月在央视9、10频道播出。
为了《民族欢歌》大型创作,我画了近百幅小稿及素材,创造和弥补了三种中国画新技法,事实证明,我创造和发现的油墨法、色皴法、勾填法在本人的创作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目前,我正整理成册,择时出版。
2012年9月,我在四川省美协第六届全体理事大会上,以高票当选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0月,我又被四川省政协任命为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回想到四川十二年,感触颇多…
最大的一点感受就是:只要你认真专研,努力刻苦,就一定会被社会承认和接受!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
2013年5月,我结束了近50年的个人生活,与我最爱的人刘悦阳结婚。并将共同迎来我们家新丁宝贝,我真的很幸福…
五、艺术观点
1.我的创作观点:将自己的思想,审美意识,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关注社会,关照个人内心的真诚需要,这就是我的创作基点。
2.我的创作阶段:我的创作是从一九九二年开始的。迄今为止,我的创作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对于昔日社会问题的关注;第二时期是对于现实社会现象的反思;第三个时期是对于理想中的人物生存状态予以描写。
第一个时期,从一九九二年开始,我个人对于昔日中国社会问题,包括:政治、人伦、文化现象等方面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对于过去几十年中国所发生的一些问题、一些现象予以了一些方面的反思考,这些反思主要体现在我的作品“中国现象系列”之中。那些怪诞的人物表情、荒诞的场景设置以及极为不谐调的色彩组合,就是我对以前几十年中国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诠释。
第二个时期,我把自己的兴趣点转为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反思之中。在这个时期,我也画了许多与有关于自我生存状态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是以水墨的形式进行诠释,如《自语》系列水墨小品画。它们大多描写我自己的现实生活日记。我试图通过这些作品来寻找自己的精神乐园,克服自己身处这个社会所共同拥有的浮躁弊病。同时,我也以反讽手法制作了一系列怪诞的社会状态,在我的《标准形态》系列中可见一斑。
第三个时期,理想中的心象状态。在经历前两者创作状态后,我觉得应该把我的关注点投向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表现自己理想中的心象之中。此系列作品正在逐步完成。
日前,我画了很多理想中的人物肖像。他们大多处于一种宁静似水、心清无瑕的空间中。这些状态是我个人的心象状态。在现实之中并不存在。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理想状态和自己的生活现实状态予以调整,予以融合,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建立世外桃源,享受超凡脱俗、物我两忘之境吧……
3.我对教师的理解:身为大学教授,是我一生的幸福。我从十五岁开始,就立志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教育家。记得那是受一本书的影响,就是《徐悲鸿传》。我为徐悲鸿先生全身心地投身于教育事业而感到由衷的钦佩,也为自己能够在今后成为人民教师而设置过蓝图。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终于逐渐靠近了自己的目标。我的教师观点是:在如今的大学里,一个教师必须具备三点:第一点是自己必须博学且有专研;;第二点是是能善于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越过困难门槛;第三点除了因材施教以外,还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学积极性。据此三点,其实还远远不够。但是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这三点,那他肯定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回想自已四十几年的学习过程,可谓是每走一步艰难而充实.人生已过半,成绩缈无.好在自已正值壮年,亦是进入创作之黄金季节,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努力就绝不会枉费此生。
我坚信;有志者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