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色明媚,刘正兴选择这个时候来到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镇,用笔墨在八张丈二宣纸上勾勒四川丘陵之美。这幅长达20米的巨幅长卷《最美茶店》,因势就形,将茶店镇和龙泉湖美景尽收其中。
蜀山水灵秀、甜润。不过,在一部分书画家眼里,四川山水画固然美,但和中原、东部沿海及“四小龙”地区的同类作品相比,还明显带有一种内陆盆地意识。巴蜀山水画普遍洋溢着快乐、优美、闲适的情绪,缺乏大气象和历史纵深感。
着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少四川水墨画家也走上了探索新画风的道路,刘正兴的这次尝试,迈出了一大步。“他开始重新思考,用国际化视野作画,改变十多年来的个人画风。”北大书法艺术所副所长、中文系博导王岳川和很多美术界人士一样,看到了他的这种视野变化。“他新创作的长卷《最美茶店》笔法生辣凶猛,墨色凝重,使川中山水雄奇的一面跃然纸上。”
画丘陵难,难于画别的山水。”丘陵地区多层叠的弧形山包,地势缺少对比和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肌理结构,因此很难把握,要画出精髓和气势更是难上加难。茶店风景虽然美不胜收,却正是这种地貌。
知很难还要大胆下笔,刘正兴是这样解释的:“我第一次来这里就被打动,来了数百次,还是觉得美,我觉得茶店是成都美丽龙泉的灵魂所在,我希望能通过画作,让世界了解这里。”
刘正兴的水墨画作品不再着眼于一山一水,而是展现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并且包含了大画意识和观天下的眼光。”对中外文化交流颇有研究的王岳川,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解读了刘正兴的绘画。“过去的水墨画作品通常是中堂和中轴为主,是一种上下的纵观自身的视角;而刘正兴的这幅长卷,则是360度的广角视界,有了左右看比邻、与之平等对话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