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2024年11月23日
会员中心 > 人物访谈
李青稞:中国画是对时代美感的综合提炼【雅昌专稿】
文章来源:2016-09-20 15:01:20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李璞
分享到:

中国画是对时代美感的综合提炼


[摘要:在绘画创作中,李青稞一直在“如何既要符合中国画的审美,又要吸收西方的造型”问题上把握分寸。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一个小的角度来切入,体现时代审美和特色,成为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风.jpg

《风》 工笔纸本 50x45cm 2005年

       作为版画大家李焕民的女儿,李青稞自幼喜爱绘画。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走出自己的风格特色,选择专业时她放弃了熟悉的版画和时髦的油画,最终选择了有着上下五千年传统的中国画,并且在国画的创新发展上一直进行探索和研究。

       十几岁在敦煌写生的经历使得她对东、西方审美有着较早且深刻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发现东、西方审美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尊重艺术家的感觉和意象的审美,而西方则更为崇尚科学。“东方的审美既要通往灵魂,又是大家共识的一种美感。并且每个朝代的美感都与同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相挂钩,不是单一的,是那个时代对于美感的综合提炼,这也是其他朝代不可取代的。西方认为准确就是美,从古罗马时期的雕塑来看,西方的审美追求的是‘真实’,而中国的审美特点,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美感’,不一定接近现实,更艺术化,也就是第二自然的理想美。”此后,对于东方审美的认识一直影响着艺术家对中国画的追求。

       在此后的绘画创作中,李青稞一直在“如何既要符合中国画的审美,又要吸收西方的造型”问题上把握分寸。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一个小的角度来切入,体现时代审美和特色,成为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1987年从美院毕业后,李青稞就职于成都画院至今。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大部分都在进行创作。对于成名作《西风烈》,李青稞谦虚的表示是自己碰到了一个好的题材。画面通过动与静的结合,通过灵动的线条艺术化的体现了艺术家对于造型的把控能力和对传统如何再创新的实践。在她看来,题材的新旧与否取决于创作者是否用心思考。“我们要在生活当中学会观察,保持一颗童心、好奇心,不要麻木。其实好的东西就在眼前,我们要善于发现,换一个角度可能就是新的了。”

l.png

《草地》 工笔纸本 123.6x168.4cm 2004年

       雅昌艺术网:

       作为版画大家李焕民的女儿,很好奇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国画作专业?

       李青稞: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绘画,受到环境的影响,周围有很多画家,对素描、速写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考入川美附中前我就希望今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1979年,我考上美院附中。四年之后面临了专业方向的选择,版画、油画,或者国画。从小看到父亲搞创作的我对于版画是比较熟悉的,油画对于每一位学画的小孩都是有吸引力的,也贴近我的喜好。并且在当时选择油画专业是很时髦的,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油画还是需要实力。当时的我对国画,反倒是比较生疏的。

       作为我来说,并不想选版画作为专业。因为如果想成为一名好的版画艺术家,首先要超越我父亲那座山,这对我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并且在风格上也很难走出自己的特色。在当时学习油画是需要条件的,当时我们看到的都是画册,出国的机会也非常少,在看不到原作的情况下来学习油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选择国画专业是受到了一些艺术前辈的影响,像马振生、朱理存,他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当时我对国画的认识很有限,只知道国画是水墨,可以在宣纸上画工笔。那会儿对于工笔的认识不像现在,当时外界觉得工笔画基本是属于死亡的艺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工笔画是从传统里出来的,朱理存她们希望能够有所创新,寻求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创造,建立一种新的国画审美体系,就是现代工笔。我受朱理存、张文瑞的影响很深,他们经常讨论工笔画如何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知道了工笔画和写意画。

    此外,我也受到了父亲观念的影响。他觉得如果要培养出新一代的艺术家应该走传统这条路,把最好的传统吸收进来再去发展,尤其是中国画。我们本身就处于文化的发源地,上下五千年有很多值得发掘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国画很有前途,有很多创新的可能性。父亲在我附中三年级时,让我开始临摹敦煌壁画、石窟造像。

       雅昌艺术网:

       是去敦煌写生吗?

       李青稞:

       是的。当时的我只有16、17岁,一个假期都在那边临摹石窟造像。刚开始接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一个假期下来,通过临摹,让我对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升华。我发现石窟造像中,东、西方审美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同一时期的雕塑来看,比如说北魏、隋唐的雕塑,和当时西方古罗马的雕塑相比,中国更尊重艺术和人的感觉,不一定非得是真实的,而西方更为尊重科学。在中国画的理论当中,也是如此,真实的东西反而在美感中不是属于上等的。

       雅昌艺术网:

       太真实可能会显得匠气重。

       李青稞:

       也不是匠气,就是觉得最美的东西不是最真实的。在中国传统的审美领域里,越真实的东西就越不美,而西方认为准确就是美,这实际上是东、西方对美的认识的根本不同之处。

       东方的审美既要通往灵魂,又是大家共识的一种美感。并且每个朝代的美感都与同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相挂钩,不是单一的,是那个时代对于美感的综合提炼,这也是其他朝代不可取代的。从古罗马时期的雕塑来看,西方的审美追求的是“真实”。而中国的审美特点,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美感”,不一定接近现实,更艺术化,也就是第二自然的理想美。

       雅昌艺术网:

       这段经历对您之后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李青稞:

       对于东方审美的认识一直影响着我对中国画的追求,太真实的东西不是中国画要追求的。中国画所追求的是代表那个时代,具有典型性、共通性的审美,是一种有内容的共性。这也是我早年接触到东、西方艺术,意识中有一个明确的双方文化的分水岭,因此在创作中一直有着这样的一条线。

       在后来的中国画创作中,我一直在“如何既要符合中国画的审美,又要吸收西方的造型”问题上把握分寸。传统的中国画也有它的局限性,审美过于强烈后,对现实生活是排斥的,而这种排斥是不利于表现现实题材的。作为一名中国画家,创作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拿捏的过程。

无标题.png

1984年大学生时代的李青稞

       雅昌艺术网:

       在您就读大学期间,国画系的整个氛围和状态是怎样的?

       李青稞:

       我是1983年进的川美国画系,当时全班只有12名同学。李文信教我们山水,肖建初教花鸟,白德松教写意人物,都是一些有实力的老师。

       进校时正赶上中央美院对国画进行改革。他们认为素描把中国画给毁了,要“以线造型、意象造型”,因此减少了素描课,以线为主,并寻找一种新的写生方法。那会儿附中毕业进入大学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画一张全开的素描大卫头像,这也是进入美院的一个标志。由于国画系对素描课的减少,大卫像被搬离了教室,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隔壁班的那些人在画。

       当时国画系的系主任是白德松老师,他通过几十年的教学,把对中国画的认识进行总结,并主张“意象造型”,反对过于写实的东西。

       在一、二年级写生时,白老师提出要“以线造型”,同时也在进行中国画的教学改良。那个时候的学生都很自由,对着模特随意发挥,比较五花八门。作为个体来说,我是喜欢写实的,因此有的时候画画会和当时教学提出的理念有些对立。现在看来,中国画不能完全是画大卫头像,确实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只不过那个时候我们在还没有建立的同时就将过去的东西打掉了,那样就像悬在空中一般。

       那会儿在我心中有一个目标,就是一定要把传统的东西理解透彻。但凡是学校图书馆的古代画册,每一本我都要借回去翻阅,“霸占”一学期之后还回去,等到开学又第一个把它借出来,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在《中国美术全集》当中,从最早的汉代的帛画,到后来的明清工笔,都有收录。从那本书中我汲取了非常多的营养,翻来覆去的咀嚼,越咀嚼越有味道,最后影响到骨髓里去了。

西风烈.jpg

《西风烈》工笔纸本 175x224cm 1997年

       雅昌艺术网:

       谈到您的创作,不得不提的是代表作《西风烈》,当时获“97首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大展”银奖(金奖空缺),并获96年四川省美展金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气息和您对人物瞬间动态的捕捉。从这幅作品入手,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创作中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吧。

       李青稞: 

       我的创作受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创作要具备“典型的环境、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形象”这几个要素,具有时代特色,这也是四川美协的创作体系。

       那在个时候,创作是反对画照片的,并且对于绘画性要求极高。说到绘画的技巧,其实也是有大小之分的,一种是可以临摹的很接近真实,另外一种是感觉很真实。这后一种的真实,实际上是艺术家主动地对描绘对象进行把握,有着自己的审美,纯粹匠气的技巧实际上是简单的模仿,在那个年代是反对这种创作方法的。

       我对传统绘画是很喜爱的,也会做一些研究。像永乐宫壁画中大的线条就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对此我是非常着迷的。传统绘画中,凡是表现西域的线条都是比较飘逸的,这种飘逸也恰恰是符合中国画审美理想的。要达到“气韵生动”必须得旋转起来,线条之间要有韵律,这是中国画的精髓。如果画一个人定在那儿,是很难将气韵表现出来的。

       《西风烈》于我而言,是碰巧找到了一个好的题材。本身毛主席的这首诗词就很有意境。作品中,我将动、静做了对比处理,使得整个画面具备了艺术要素。通过一定的造型技巧和我对传统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很容易通过灵动的线条来达到强烈的风和静、动结合的美感。这个题材本身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后来我也想找到类似的题材,但始终感觉内容不够厚重,毕竟《西风烈》与历史挂钩,形式和内容也都比较吻合。所以我才说,这幅作品有今天的成就是多种因素构成的,本身题材好,再加上一定的表现能力和一定的运气。如果当初速度再慢一些,多画一点,可能效果还会更好。

天骄.jpg

《天骄》 180x180cm 工笔纸本 2009年

       雅昌艺术网:

       不止《西风烈》,您的很多作品都是跟时代相接轨,反映时代面貌的。在内容呈现上多为女性和少数民族的形象,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面?

       李青稞:

       我认为这是个人价值取向的问题。有些人不看重这些,觉得自己任何题材都可以表现,但我不是这样。我觉得如果有内容,相当于用上了十八般武艺,可能所呈现出来的价值会更大一些。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必须有时代的特色,在内容上也应该与审美有关,艺术家要做的就是将这种价值最大化,否则很多事情是不划算的。就好比你有很好的手艺,不拿来做戒指而是用来扫地。

远征难.jpg

《远征难》 工笔纸本 317x180cm 2011年

       雅昌艺术网:

       国画讲究“经营位置”,在构图方面,您会有怎样的尝试?

       李青稞:

       这个方面是很有必要去研究的,创新本身就是图像的问题。就像五线谱中的“哆来咪发唆”一样,这些看起来很简单,但如何将这些音符变成各种各样的旋律,就得研究当代,研究传统,研究视觉效果,还得找到属于自己的韵味。在我看来,更多的还是要从生活当中去观察,保持一颗童心、好奇心,不要麻木。其实好的东西就在眼前,我们要善于发现。构图有的时候就在生活当中,换一个角度可能就是新的了。

       比如说像《西风烈》的题材,在1996年大家可能觉得是一个老掉牙的题材,渴望能有新的东西在画面中。实际上任何题材都能够产生新东西,就看你自己如何去理解。有些人惯性思维,觉得红军题材一画就是那个味道,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首先,当年红军对理想,对信念的追求确实是代表那个时代的审美特色,此外,从真实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并不是一个符号。如果依旧把画面弄成红光亮、假大空,是陈腐的。如何表达艺术家的个性,是创新的根本。技巧是附着在内容上的,符合作品表现的,那么这个题材想要有所突破,就得将所有的精力都释放出来。

远方.jpg

《远方》水墨 68x136cm 2012年

       雅昌艺术网:

       以一个小的角度,来切入当下的时代。

       李青稞:

       就是这样,并且从小的角度来切入,是我作品的一个特色。我喜欢刻画人物形象,但不喜欢描绘群像,而是通过一个人去说明一件事。因此在题材本身上,我也是有所选择的。当然,这也很难说,也许某一天我想起来又去画大场面了。创作是一件灵活的事情,只要是能触动我神经的,就要把能量发挥出来。

       雅昌艺术网:

       刚才我们聊到了关于中国画的创新,您从十几岁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在这条路上坚持着。在您看来,中国画的创新进行到了什么程度?

       李青稞:

       现在大家是既在提创新,又害怕提创新。打个比方,就像奥运会上大家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成绩,但有些创新是违背规律的,譬如服用兴奋剂后的创新,确实是达到了高度,但违背了人的自然规律。我认为“创新”必须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应该分为“有效创新”和“无效创新”。

        "有效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你自己的修养和功力。国画是很讲究文化、修为的,创新必须有自己的个人经验,审美和时代特色,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有效的。而有些创新是打着创新的旗号,画出来的东西既不传统,又没有时代,更加没有自我,这就属于“无效创新”了。在我看来,艺术家要有鉴别创新的能力,得有眼光,懂鉴赏,不然喊出来的创新等于零。

       现在的国画可谓花样翻新,但真正能留下来的作品毕竟还是少数。陈丹青有一句话说的是“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因此艺术家还是得拿作品说话。既要努力去创作,也要停下来进行沉思。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如何有效的创新。

无标题1.png

艺术家李青稞(2010年12于聚源)

      雅昌艺术网:

      现在很多地方都会组织写生的活动,这块您参与的多不多,写生对于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李青稞:

      现在是一个提倡写生的时代,比较接地气,大家在创作上遇到瓶颈时,觉得画的内容与时代相脱节,就会去生活中写写生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是很喜欢写生的,凡是有机会都会参与其中,我认为写生是一个向生活学习的过程,但写生是不能代替创作的。艺术家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进行写生都是有必要的,可以刺激艺术家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并且与其他人一同写生,也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契机,但不能完全把写生当成是创作。写生可以是不完整的,但创作必须是完整的,就像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得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和表达语言,并且反映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尊重创作,更是在尊重我们自己。

      雅昌艺术网:

      就是要经过一个过滤的过程。

      李青稞:

      这是绝对的,并且这个过滤是必须通过大脑这个机器,经过提炼加工,把艺术家的技巧、思想全部融到里面,是有别于其他人的。

      雅昌艺术网:

      您从美院毕业以后就一直在成都画院就职,时间也很长了。

      李青稞:

      我在画院工作也快三十年了,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创作。单位这边给了我很多时间,我也很喜欢在这个环境里进行创作。

无标题2.png

2015年3月8日,李青稞在景溪园与父亲谈论艺术。

      雅昌艺术网: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李焕民老师对您艺术上的影响有哪些?

      李青稞:

      他始终是我精神上的引领者。父亲一直认为画画是一种事业的追求,这种责任感,无形当中对我起到了影响,国画和版画毕竟是两个领域,技巧上的他帮不上什么忙,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触动和收获。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国画领域是非常好的,不论是写意还是工笔,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可能一幅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耗费了自己很大的精力,画的已经殚精竭虑,甚至都有画哭的情况,但付出劳动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升华和提高,这种进步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这么多年能够一直坚持绘画创作,也是受我父亲精神的感染。他主张艺术创作要有想法,不能因为注重形式而放弃内容,这些也影响到了我。在他生前,我们经常会讨论一些问题,尤其是创作上遇到瓶颈时,我会思考他是怎么去克服的,对我而言,父亲始终是我的一个很好的榜样。

肖像.png

2006年4月21日,父亲李焕民为李青稞画的一幅肖像。

       

【李青稞简历】

    李青稞,女,1963年生于重庆,1979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成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协副主席。


3
开放时间:
星期二 - 星期日 9:00 ~ 20:00
19:00观众停止入场,19:30观众退场,20:00闭馆。
项目单位:
四川美术馆
合作单位:
成都全景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展馆地址:成都市人民西路6号
电话:(028)86636199
邮箱:scmxyqxx@163.com
[后台管理入口]
[自助布展系统管理入口]
Copyright 2017-2019
蜀ICP备:150128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