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讲大美”:听刘梦溪先生精彩演讲 “国学、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
时间:2018-11-29       浏览:2448

     中国美术馆11月28日讯  11月24日下午,中国美术馆“大师讲大美”学术讲坛邀请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为公众举行了“国学、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和嘉宾200多人聆听了梦溪先生精彩的演讲。刘梦溪先生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从传统文化、国学、国学和传统文化怎样进入当代教育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向大家阐明了国学和传统文化等名词的学术概念,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和建议,使听众从多角度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讲坛活动受到了热烈欢迎和好评。

1.jpg

刘梦溪先生以“国学、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为题主讲“大师讲大美”讲坛2.jpg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刘梦溪先生颁发“大师讲大美”邀请函

      刘梦溪先生是中国著名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化》暨《世界汉学》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艺术美学暨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著作有《学术思想与人物》《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当代中国之传统与现代的变奏》、《学术与传统》等;他主持编纂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获中国图书奖、《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获国家图书奖。

  讲坛开始前,刘梦溪先生在中国美术馆吴为山馆长的陪同下步入会场,听众们起立以热烈掌声欢迎这位令人尊敬的学者。讲坛开始,吴为山馆长首先向刘梦溪先生颁发了“大师讲大美”邀请函和讲坛纪念碑,并在致辞中说:“今天我们邀请刘先生讲国学、传统文化和当代教育,非常契合当今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也非常契合塑造时代新人和塑造国家文化环境的要求,通过传统文化、国学的研习,可以塑造出拥有当代中国精神的文化新人。”

  讲座中,刘梦溪先生首先为公众梳理了很多学术上容易混淆的文化概念,随后他从传统文化这个概念讲起,以“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大传统和小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化分化合”、“文化典范和文化传统的传承”等问题为脉络,梳理了国学及传统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历史流变。当讲到国学内容时,刘梦溪先生强调国学的精髓在“六经”,其中可以抽离出五种最核心的价值理念:诚信、爱敬、忠恕、廉耻、和同。他随后引用《周易》里的两句话“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进一步为大家阐述国学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向内追求好的修为,向外追求安居乐业、事业有成。

3.jpg

吴为山馆长为刘梦溪先生颁发讲坛纪念杯

4.jpg

                    作为本场讲座的学术主持,吴为山馆长致辞

      随后,刘梦溪先生阐述了国学、传统文化进入当代教育的策略,他认为首先要让精选诗词古文进入课本;其二是加强对地上地下文化遗存的观览和熏陶;三是开设修身课(公民课)。刘梦溪先生指出:“要重视以六经为代表的国学宝典的学习。可以从《论语》开始,《论语》实际上是六经的简要读本。”刘梦溪先生生动的讲解加深了听众对于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使人们感受到了这位当代思想文化界鸿儒的学术风范。

  在问答环节中,听众们踊跃提问,刘梦溪先生也予以耐心详尽的解答。主持人首先向刘梦溪先生询问对恢复繁体字使用的态度和看法。刘梦溪先生在回答中首先阐明了掌握繁体字对学习传统经典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应对现实情况的积极建议:“国家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简体字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和整理,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简化,逐步实现写简识繁的阶段性目标。”有年轻听众问:“国内兴起‘国学热’,出现的穿汉服、行跪拜礼、设立私塾等‘复古’方式是否可取?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是否存在弊端?”刘梦溪先生认为:“国学热、传统文化热肯定有正面价值,但应当汲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沦为一种缺乏真诚的表演秀。”有听众提问:“今天是‘大师讲大美’讲坛,请刘梦溪先生讲讲对‘美’的见解。”刘梦溪先生答道:“我比较赞同朱光潜说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艺术是美的集中显现,因为把美的各种要素在艺术表达里集中体现,会增强艺术的感染力;艺术是审美的主要对象,而生活的美也是艺术和美学必须研究的对象。”刘梦溪先生深厚的学养、质朴风趣的言语,为听众呈现了精神文化的深邃迷人。 

5.jpg

刘梦溪先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美术馆是展现艺术之美的殿堂,同时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大美的阵地。“大师讲大美”讲坛作为中国美术馆高端学术类品牌,旨在从多领域切入,以多元性、学术性、社会性探讨美育相关话题,今后还会不断推出跨领域、高水准的文化教育活动,为提升公众审美、增强文化自信而躬身践行。 

主办单位:四川美术馆 蜀ICP备15012809号-1
合作单位:成都全景网络发展有限公司